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患病危害 > 杨鹏飞医疗科普第56医院

杨鹏飞医疗科普第56医院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好 http://m.39.net/pf/a_4766939.html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冬病夏治历史渊源

中医传统贴敷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临床应用已有多年的历史,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了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民间常在夏季喝雄黄酒治疗疾病的方法与本方法相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等疾患。

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与调和剂外敷;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用猪胆汁外敷治疗痈肿;唐《食疗本草》用胡桃研泥外敷治疗白发;宋太平惠民方以地龙粪研饼敷在小儿囟门,治疗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明《普济方》用生附子和葱涎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渊等等,说明贴敷疗法相沿习用甚久;清代的《理瀹骈文》一书集贴敷疗法之大成,标志着本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相当完善的水准。

                            

冬病夏治中医原理

“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病,多发病于冬季。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中医理论讲的是阴阳五行,“天人一体”。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赢虚,消息皆通于大地”,也就是说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的是阴阳的对立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三伏贴”分型

A型咽炎贴适用范围

急性咽炎、慢性咽炎。

B型鼻炎贴适用范围

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C型腹泻贴适用范围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脂肪性肝病、胃食管反流病。

D型疼痛贴适用范围

妇科疾病:痛经、慢性虚寒型盆腔炎、宫寒不孕等。

骨科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增生性脊椎病、增生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痛风、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等。

E型止咳贴适用范围

慢性顽固性咳嗽、慢性哮喘、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者。

F型前列腺贴的适用范围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

冬病夏治禁忌人群

“冬病夏治”也有禁忌人群:3岁以下的小孩、孕妇、恶性肿瘤患者、肺结核活动期患者、支气管扩张患者、强过敏体质者、感冒发烧者、患有感染性疾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进行“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首选三伏贴

“三伏贴”是在“三伏天”的特定时间,通过用有温经散寒、逐痰平喘、通络止痛等功效的中药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贴敷,从而对肺脾肾等脏腑功能进行调节,以达到防病、治病、养生的一种传统灸疗法。经过研究,中医专家认为“三伏贴”是通过药效、免疫调节、脏腑经脉调节等作用而对人体防病治病起效的。

大家对三伏贴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

真相:阴虚火旺者不适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并不能包治百病,并且在讲究辨证论治的中医中,同一种疾病也会有不同的证型。

就拿咳喘来说,分寒痰犯肺型、肺气虚损型、阴液亏虚型等多种证型,其中寒痰犯肺型的咳喘比较适合冬病夏治的方法。阴虚火旺型的患者体内的虚火已经很重,若在此基础上还进行温补不但不利于治疗,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新的危害。

误区二:夏治有效可不再继续治疗

真相:治疗半途而废或使病情加重

冬病夏治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虽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真正的疗效只有到了冬天才可以看到,并不会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此外,冬病夏治所针对的疾病多为一些慢性病,治疗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即便到了冬天真的有了效果,也不要轻易见好就收,是否继续治疗还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对于很多顽固的慢性病,可能还需要连续坚持数个夏天,才能使病情稳定。

误区三:夏治可保冬病不发作

真相:夏治只是基本保健,不可过于依赖

很多人认为,只要冬病夏治了,就可以避免冬季疾病的发作,从而轻视相关的治疗。

实际上,冬病夏治只是针对慢性疾病的一种基本预防保健,并不能代替日常治疗,在此期间不能盲目减药、停药。同时,一些需要遵守的禁忌也不能忽视,在夏天应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尽量少吹空调,同时注意适度的锻炼。

误区四:冬病夏治就是穴位敷贴

真相:敷贴不能单打独斗

在冬病夏治的过程中,三伏贴疗法会让不少人出现发泡反应。有人认为“三伏贴”发泡越多,疗效就越好,甚至觉得敷贴时间越长应该效果越好,似乎只有这样药物才能被更加充分地吸收。

敷贴时间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根据实际情况,遵循医嘱即可,患儿的敷贴时间一般比成人更短一些,因为孩子的皮肤娇嫩,不能敷贴时间太久。如果皮肤已经起泡甚至出水,说明皮肤有破损,就不能再继续敷贴,应及时请医生处理,然后再确定接下来的冬病夏治方案。

目前冬病夏治存在许多误区。由于很多科普文章宣传冬病夏治的时候会突出三伏贴,因为穴位敷贴在三伏天很流行,所以很多患者就以为冬病夏治就是穴位敷贴。甚至很多人会因此认为,正因为穴位敷贴很方便,敷贴穴位,就能治好病,所以才会选择冬病夏治。也有人以为穴位敷贴之后无需再吃药。

殊不知,对于内寒重的人群仅仅依靠三伏贴难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扶阳祛寒的治疗目的。

实际上,穴位敷贴仅仅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式,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单纯的穴位敷贴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结合中药内服、毫火针等综合治疗,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误区五:不分疾病盲目采用冬病夏治

真相:因人而异

由于冬病夏治有其特有的适用人群,且治疗过程中患者会有一些特有的感觉和症状表现,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疾病种类慎重选择这种治疗方法。

否则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由于过用助阳之品,耗伤阴液,引发其他疾病。

如果盲目采用冬病夏治,有时不仅达不到疗效,也许敷贴药物还会损伤皮肤,甚至引发皮肤溃烂、湿疹、咯血等热性病。如果用温性药物敷贴,反而会“火上浇油”,使病情加重。

误区六:网上买三伏贴自己回家贴

真相:医院进行敷贴

有些人为图省事,直接从网上购买三伏贴,然后回家自己贴,其实这样做有一定风险。在贴三伏贴前,首先要辨明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这需要专业的中医进行辨识。另外,影响敷贴疗效的因素有不少,除了敷贴用药是否合适外,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辨证选穴,找准穴位敷贴也很重要。如果自己随便乱贴三伏贴,患者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损害身体。

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医生会在不同的穴位上贴药,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因此不建议自行从网络上购买后自己贴,医院进行贴敷。

审稿人:杨鹏飞、马寅伍、范海涛、赵增武、王丹

编辑:王丹

第1次校稿日:年7月15日

预约挂号:-

联系方式:

杨鹏飞教授:

马寅伍主任:

范海涛大夫:

医院官方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thx.com/hbwh/199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