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患病危害 > 慢性胰腺炎证治

慢性胰腺炎证治



一、辨治思路

慢性胰腺炎属“胰胀”、“胃脘痛”等范畴。初因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等引起脾胃受损,湿热内蕴。湿热与食滞积于肠道成阳明腑实,诸邪犯胰,损伤胰腺,即发为胰胀;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可形成黄疸,胆内湿热亦可横逆犯胰,使胰受损,发为胰病。胰腺受邪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必然入络而导致气滞血瘀,最终湿热、痰浊、食、毒、瘀等邪共存而缠绵难愈,又每因过食肥甘或饮酒或情志不遂而加重或复发。

腹痛为本病最常见症状,不论感邪、停食、湿热,还是肝郁,多与气滞有关。因此我常取枳实、元胡等行气止痛,效果显著。对急性发作而腹痛剧烈的患者,可以暂加大黄来通腑泄浊,待症状减轻去之。邪毒蕴胰,可导致脾失健运,从而腑气不宣,饮食停滞,故有腹泻不消化食物症状,由于胰腺分泌功能障碍,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见脂肪泻及肉质下泄,这些都应属于肉食积滞,治疗自当消食导滞为主。生山楂善消油垢之积,凡肉食积滞,用之最宜,对于此证,自为首选。

嗜酒患者,通常脾胃受损,升降失常,湿热内生,浊毒充斥中焦。胰腺位居中焦,故易受累而发病。西医也认为酒精中毒是本病的病因之—。针对这个情况,我通常会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选加葛根、大黄、生甘草等来解酒毒。葛根性升,能助脾升发清阳之气,同时又善解酒毒,解痉。大黄性降,善荡涤积垢,泄热排毒,药理学证明有抗感染、保护胰腺、利胆、降低内毒素等作用。葛根与大黄同用,可以使脾胃气机得调而清升浊降,湿热浊毒得泄而邪祛毒清。甘草乃解毒圣药,除解酒之外,还可以抑菌。本病感染多于胆囊炎传播所致,且证型多属湿热,故可选蒲公英、栀子等清湿热,抑菌,以胆胰同治。诸邪久居,或气机不利,或邪热熏蒸,或痰湿食阻,皆可导致瘀血内停,胰腺炎反复发作,日久致使组织破坏,后期胰腺质坚呈结节状,广泛纤维增生,以及有钙化或囊肿形成,这可被视为久病入络凝瘀导致的瘀血证。治疗时可选蒲黄、五灵脂来活血化瘀。若有必要可以加穿山甲消肿搜邪,散结通络,或加鳖甲软坚散结,逆转纤维化。活血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胰腺血液供应,从而推陈致新,加速疾病痊愈。

二、用药心得

1.栀子

暴饮暴食或过度饮酒,使脾胃湿热熏蒸化火,发为胰胀,即胰腺炎。栀子清三焦火,入气分则清热化火,入血分则凉血行血,对湿热毒瘀的清除效果很好。药理学证明,它能纠正胰腺水肿、充血,减轻胰腺的病理损害,多与金银花、蒲公英、红藤等同用,以清热利湿解毒。

2.山楂

胰为消化器官,受病日久必然壅塞,故用山楂通化之。患者若症见腹胀痛、粪臭,此乃腑气不通、饮食停滞之象。另外,患者可见腹泻油状物,即脂肪泻。山楂善于消肉食(即高脂肪食品),可以酌情选用。

3.蒲黄,五灵脂

邪毒内蕴,胰络受损,必有瘀滞。活血之品,我最喜用此二药。蒲黄活血消瘀,五灵脂活血散血,降浊止痛,慢性胰腺炎多为痰瘀交阻,宿食不消,浊气壅塞,而见脘腹胀痛。此二药恰中病机,可以使腹中痰瘀得消,宿食得降,浊气下趋,胀痛得消,与山楂伍用,更能疏利胰管,消除脂类堆积,对于慢性病来讲,要比大黄实用得多。

4.柴胡,枳壳

此病急性发作多属肝胆脾胃湿热,缓解期多属脾虚血瘀,但不论新病久病,有湿热瘀毒等邪滞留,气机怎能调和?柴胡、枳壳能疏肝理气,调和气机,对腹胀痛明显者可加用元胡、木香等。气机得畅,则瘀血易祛,湿热易退,浊气易降,诸症易消。

三、辨证施药

1.脾胃积热

腹部胀痛,拒按,恶心呕吐,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数。用药可选蒲公英、栀子、大黄等。

2.肝胆湿热

胃脘连胁疼痛,厌食油腻,恶心欲呕,口苦,身困倦怠或有黄疸,舌苔黄腻,脉滑数。用药可以选龙胆草、茵陈、黄芩等。

3.脾虚食滞

脘闷,纳呆,食后饱胀不适,腹泻酸臭或有不消化食物,面色萎黄,身体瘦弱,倦怠乏力。舌淡胖,苔白,脉弱。用药可选党参、白术、莱菔子等。

4.瘀血内停

脘腹疼痛剧烈,部位固定,入夜尤甚,脘腹或左胁下有痞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用药可以选蒲黄、五灵脂、三七等。

四、验案选粹

l.成某,男,44岁

上腹痛一年。

患者患胆囊炎近10年,每次发作时都靠抗生素及止痛药缓解病情,一直未获根除。1年前因心有不顺而大量饮酒,当天即突发腹痛,在医院经化验血、尿淀粉酶后,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住院治疗一周痊愈,但此后经常有腹痛腹泻症状,有时恶心呕吐,医院复诊时,又被诊断为慢性胰腺炎。抗炎、解痉等方法效果不佳,遂求中医治疗。患者体瘦面黄,上腹疼痛时剧时缓,时有灼热感,厌油腻,惧辣食,严重时恶心欲呕,大便有油状物,气味奇臭,舌红苔黄厚,脉滑,关略涩。

诊断:慢性胰腺炎。

处方:蒲公英60栀子30红藤20败酱草20枳实10木香20柴胡15蒲黄15五灵脂20山楂30。

服药一周后,大便基本恢复正常,腹痛几乎消失。上方蒲公英减至30栀子减至20,加黄芪50炒白术30,服7日以巩固治疗。

[体会]患者素患胆病,余邪留恋,因饮酒而助湿生热,又情志不遂而肝失疏泄,引触余邪。诸邪蔓延,侵及胰腺,使胰受损,脾失运,故见腹痛、恶心等症;湿热毒邪壅塞于胰,必有气机郁滞,瘀血停留,故腑气不通,饮食停滞,而见大便异常;瘀血停留,故疼痛剧烈,久治不愈,脉涩。方中蒲公英、栀子、红藤、败酱草清湿热,化浊毒;柴胡、木香、枳实疏利气机,行气导滞;蒲黄、五灵脂、山楂活血化瘀,降浊消脂。诸药合用,使湿热浊毒瘀血等邪尽祛而腑气宣通,所谓邪去则正安,故诸症消失。然先有诸邪滞留为病,再用祛邪之法攻逐,中气必然受累,故用黄芪、白术补脾运中以善后。

2.张某,女,60岁

不定期上腹钝痛6年余,发作3天。

患者6年前不慎患上胰腺炎,经治疗好转。但此后常不定期发作,发时以上腹疼痛症状为主,多靠输液缓解病情。3天前因上火旧病复发,遂来求中药治疗。现患者上腹钝痛,大便不成形,质黏,食量减少,厌油腻,舌红苔腻,脉弦数。

诊断:慢性胰腺炎。

处方:柴胡10川楝子20栀子20蒲公英30枳实10路路通20茯苓20鸡内金20。

共服药5剂,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体会]患者身患宿疾,必有余邪留恋。今因情志不遂,引触余邪,故而发病。观其脉证,当属湿热郁热壅塞中焦,故选柴胡、川楝子散郁热,栀子、蒲公英清湿热。不通则通,中焦壅塞当通之,故选枳实、路路通以畅达气机,消除腹痛。前有湿热郁热等邪滞留中焦,后有寒凉破气之药逐邪伤正,脾胃受损在所难免,故选茯苓、鸡内金健脾胃,扶正气,以求补过。本案未借助西医理论,仅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效果。借此案提醒大家:中医的灵魂是辨证论治。西医理论只可作借鉴之用,为中医的治疗提供一些依据或突破口,但不可以改换中医特有的辨证思路,否则不如不借鉴,切记。

五、日常保养

1.戒酒,少吃肥甘,避免过饱。

2.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郁闷或暴怒。

3.若患有胆囊炎或胆结石,应积极治疗胆病,以免再度拖累胰腺。

(本文选自《用药杂谈》汪庆安著,中国中医药版p48-52)

长按







































白癜风早期能够治愈吗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thx.com/hbwh/7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