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疾病认识 > 话题科学站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病
话题科学站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病
北京皮肤科专科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78663.html
本研究旨在探究早期进行肠内营养(EN)能否改善AP病人远期内外分泌功能和生活质量。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作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回顾性分析年01月-年10月医院消化内科的成年胰腺炎病人的临床数据。主要纳入标准为:急性胰腺炎病人,急性期入院(发病3d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病程中出现胰腺坏死组织感染;进行了远期随访(平均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包括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检测、生活质量评估等。主要排除标准为:慢性胰腺炎,妊娠性胰腺炎,胰腺肿瘤病人;存在基础糖尿病、糖耐量受损、代谢综合征等情况的病人;因其他原因中途出院、终止在本院治疗的病人;远期随访数据不全、丢失的病人。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时均签署参与科学研宄的知情同意书,因本研究是回顾性研究,不涉及对研究对象的干预性操作,因此根据我院伦理要求,无需进行伦理审查。
1.2诊断标准与定义
AP的诊断主要根据改良亚特兰大分级的诊断标准,以下三个标准中出现两个:典型上腹部疼痛;淀粉酶或脂肪酶上升大于正常上限三倍;特征性腹部影像学表现(增强CT、磁共振、超声等),可诊断为AP;AP严重程度参考改良亚特兰大分级,分为轻型AP(MAP),中重型AP(MSAP)以及重型AP(SAP)。
IPN的诊断主要根据:病人存在胰腺坏死或者胰腺周围组织坏死的基础;病情不稳定,短期住院治疗后病情出现恶化:出现脓毒症的表现;出现发热等提示感染的临床症状等,出现以上情况需怀疑IPNOIPN的确诊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CT提示胰腺或胰周坏死组织中有气泡征;CT或内镜引导的细针穿刺培养结果阳性;穿刺引流液培养阳性等。
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定义: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的糖尿病被美国糖尿病协会归类为3C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糖化血红蛋白≥65%,空腹血糖≥7mmol/L关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EPI)的诊断,根据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治规范(,广州),由于我国开展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的单位较少,因此一般可通过病人临床症状、基础疾病、营养状况等综合评估判断,对于怀疑EPI的病人,可采用试验性胰酶替代治疗,如症状改善,可拟诊EPI。
1.3分组
根据肠内营养的启动时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发病48h内启动EN)和延迟肠内营养组(发病48h后启动EN)。两组病人均采用超声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并记录开始放置时间,开始肠内营养之后,详细记录每日供给热卡量与蛋白量等。蛋白和热卡量在前3天内逐渐增加,尽量在5d内达到营养目标量,热卡目标量为25-30kcal/kg/d,蛋白目标量为1.2-1.5g/kg/d
1.4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病人的基线情况,入院治疗与干预情况,营养治疗情况,临床预后,以及随访指标。
基线情况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病因、疾病严重程度、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CT严重程度指数(CT-SI)等。
入院治疗与干预情况与主要临床预后:主要全身并发症的出现与干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损伤(AKI)、循环衰竭(休克)、脓毒症等;机械通气使用情况,肾脏替代治疗、血管活性药物等使用情况;局部并发症:IPN、消化道瘘、胃肠道出血、腹腔出血、胰瘘等,以及后腹膜穿刺引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等情况;主要临床预后包括死亡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等。
营养治疗情况: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营养供给热卡量、蛋白量,营养治疗持续天数等。
主要随访指标: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情况;药物使用情况(比如胰酶制剂、胰岛素、降糖药物等);空腹血糖、糖耐量情况;远期生活质量评估使用SF-36问卷调查量表;由于大部分病人未能进行粪弹力蛋白酶(FE-1)的检测,因此未将FE-1纳入为常规远期随访指标。
2、结果
在病人一般基线特征和主要临床干预方面,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包括年龄、性别、病因,以及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比如严重程度分型、APACHEⅡ、SOFA以及CT严重程度指数等。在操作干预方面,相比于晚启动组,早期启动EN组的病人进行经皮穿刺引流的概率较高,而接受外科手术的比例较低,但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在短期预后方面,死亡率、严重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消化道痿和腹腔出血,以及总住院时间两组之间是没有差异的,但早期启动EN组的病人ICU住院时间是显著短于EN晚启动组的(P=0.04),见表2。
观察AP病人远期预后,我们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