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疾病治疗 > 深度好文董氏奇穴三种特效的实用针法

深度好文董氏奇穴三种特效的实用针法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103/4753196.html

I导读:本文介绍的这三种针法,使用能显著增强针刺的治疗,不仅是在董氏奇穴的穴位上使用,在传统的针灸穴位上,熟练使用也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再,小编提醒大家,文末有惊喜哦!(编辑/居业)

谈谈三种特效的实用针法

作者/杨维杰

针刺手法,补泻为极重要部份,此为大多数医师所公认,但是也有一些医师在治病时不用补泻手法,而用一些独特的针法也能收到很好的疗效,这也是值得探讨及研究的课题。

在此,笔者拟就个人最常应用的几种特殊针法,提出来与各位同道谈谈,期能抛砖引玉,对针灸之学术及临床能有所帮助。

这是我已应用四十年的针法,临床数十万人次,曾写于年出版之《针灸经纬》。其内容有董老师常用之「动气」、「倒马」及我个人创用的「牵引针法」。

o动气针法

关于动气针法,笔者早年曾拜晤过不少针灸医师,不曾见他人使用。此一针法甚为当时针灸名医董景昌博士常用及善用,董师之董氏奇穴施术简便,仅用「正刺」、「斜刺」、「深刺」、「皮下刺」与「留针」等手法即可达到所期望之治效。

由于不拘泥于补泻,董师研创出另一套平补平泻的特殊针法──动气针法与倒马针法。

动气针法即针后令病人疼痛处活动活动,看有无改善,再决定继续捻针或换针。本人将此种手法为老师定名为动气针法,首刊于年版《针灸经纬》,老师亦甚赞同此名,遂沿用至今。

大陆虽亦有类似手法,但首见于年《北方医话》名之为「运动针法」并自谓首创,实则已晚于本人13年,晚于董师则更久矣。近年来大陆及国外对此几种手法研究者不在少数,事实早在年山西科技出版社吕景山著的《针灸对穴临床经验集》已经引证本人著作及动气针法。

董师认为人体有自然抗能,并有相对平衡点,所以常采用「交经巨刺」以远处穴道疏导配以动气针法,疗效惊人。尤其对于疼痛性病证,往往能立即止痛。

例如:三叉神经痛,董师针健侧侧三里、侧下三里两穴,并令患者咬牙或动颚,可立即止痛;坐骨神经痛,针健侧灵骨、大白两穴,并令患者腰腿活动,亦可立即止痛。虽说奇穴有奇用,但是动气针法的功效也是不可忽视的。

动气针法不只限于奇穴有效,更合于十四经穴,不但适用于止痛,用于内科,亦有著效。

例如个人用束骨治后头痛,用公孙治前头痛,用陷骨治太阳穴偏头痛,用中渚治腰痛,支沟治腿痛,取穴均只一穴,立即止痛,动气针法的功用是居最大原因的。

动气针法具体操作如下:

(1)先决定针刺穴道。

(2)进针后有酸麻胀等感觉时,即为得气现象,然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患部稍微活动,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已经相引,达到疏导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起针。

(3)如病程较久,可留针积久,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可令病患再活动患部引气。

(4)如病在胸腹部,不能活动,可用按摩或深呼吸,使针与患处之气相引,疏导病邪。例如:治胸闷胸痛,针内关,然后令患者深呼吸,可立即舒畅。

动气针法简单实用,且在不明虚实证状前亦可使用。但必须能使病痛部位自由活动或易于按摩,因此必须在远隔穴位施针。

依个人经验,仅就五输原络,俞募郄会等特定穴位,灵活运用即可,值得推广应用。

究其作用原理,可以这样认为:每一穴皆可治疗十数种病或更多,《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若针后不活动患处,则作用可能向各处放散而不能集中。

古人很强调治神,在活动患处时,个人神志专注集中于患处,所谓「动引其气」,穴位之治疗作用向患处集中,当然效果甚佳。

o倒马针法

倒马针法系董师所创用之一种特殊针法,系利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奇穴与十四经穴均可利用此一针法,此一针法亦常与动气针法结合使用,疗效显著。

倒马针法具体操作是:

(1)先在某一穴位施针(如内关)。

(2)然后取同经邻近穴位再刺一针(如间使或大陵),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倒马针。

(3)在倒马针的基础下可用补泻法,也可用动气针法与之配合,加强疗效。

这种邻近两针同时并列的针法,类似古代的「排针」及「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也」,此种针法尤其适合久病久痛。

此种针刺方法,较之散列的多针的效果,是来的较大而确实的。

在内关取穴施针之效果如果等于一分,加取间使穴使成并列之倒马针,则其效果并不只是二分的增加,而可能是三分或五分。

究其原因,可能是:在一条经脉上连用数穴,即相连腧穴的排刺,一则可较正确掌握穴位,所谓「宁失其穴,莫失其经」;二则使局部治疗范围扩大,而且接连的刺激反应较强,而有互助合作,一鼓作气的强化作用,效果自然不错。

倒马针两针或三针并列,实亦寓有全息的意味,若三针并列,则也还有上针治上、中针治中、下针治下的意义。二针并列,则有上针治上部、下针治下部的意义。

例如灵骨、大白并用为董师温阳补气要穴,治病之多,几乎全身无所不包,疗效之高,亦非其它穴位所可比拟。大白位置与三间相符,系大肠经俞穴,灵骨穴在合谷后叉骨前,两穴合用涵盖俞原所经之处,若以全息律而论,大白主上焦、灵骨主下焦。

又大白、灵骨皆以深针为主,又深透上、中、下三焦,因此不论纵横,此二针皆涵盖三焦,其效果之大,自是可知。

再如八八(大腿部位)、七七(小腿部位)之一些主治全身病变的穴组,例如驷马上、中、下之治肺系疾病;天黄、明黄、其黄之治肝系疾病;肾关、人皇、地皇之治脾肾系疾病。若以位置而论,中间一针为中焦,则其上针为上焦,下针为下焦。因此在治全身病变时,三针不可缺一。

董师的倒马针法常两三针并列,虽说因并列加强了治疗作用,但何尝不是借着全息作用,全体呼应的结果。

全身有很多地方都可使用倒马针以增强疗效,如内庭、陷骨合用对肠胃病有很大效用;针内关、间使治心脏病有特效;支沟、外关治胁痛、小腿痛、坐骨神经痛;手三里、曲池治头晕、鼻炎、肩臂痛、腰膝痛;其它如合谷、三间倒马针,复溜、太溪倒马,申脉、金门之倒马……等不胜枚举,可以推广使用。

o牵引针法

在个人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复根据动气针法的基础研究创出「牵引针法」。这种针法对于痛痒麻症,疗效尤佳。

牵引针法的作用在疏导平衡作用,取对侧远处另一端之穴位与同侧远处另一端之穴位形成相互牵引的形态,仍然不取近处穴位,使其可以「动引其气」,痛点在两穴中央,两穴相引,必然通过痛点,于「通则不痛」,立即可以抑止疼痛而达到治病之目的。效果之佳,较动气针法尤有过之,而无不及。

牵引针法具体操作是:

(1)先在健侧远程选取穴位作为治疗针。

(2)再在患侧另一端选取一穴作为牵引针。

(3)然后在两端同时捻针,使两针互相感应。

(4)令病人痛点稍微活动或按摩后,再稍微捻针,痛可立止。也有许多病人,当在两端穴位施针时,未用手法即已止痛,这就是两穴相互感应的关系(可以说穴位也有牵引的作用)

(5)收效后按情况决定出针或留针。留针时,中间需频频或定时捻针以催气。

这种针法施用简单,效果良好。

例如左肘痛,可在右侧风市刺一针,再在左侧合谷刺一针,可立止肘痛;又如右肩痛,可在左丰隆取穴,再针右侧中渚,可以立止肩痛。再如左膝盖痛,可取右侧内关,再取左侧太冲,可立止膝痛。

一般而言,牵引之疏导穴,以取患侧该经之荥俞穴为主,所谓「荥俞治外经」。尤其是痛症,则多以「俞」穴为主,所谓「俞主体重节痛」。

例如肩痛除在对侧远处施针治疗外,如属阳明部位,则以同侧三间取穴牵引;如属侧肩痛(少阳部位),则在中渚牵引;如后肩痛(太阳部位),则在后溪牵引。其它各种疼痛,均可以此类推。

总之,以患者肢端俞穴为牵引穴,健侧远程为治疗穴,以上都是很好的实例,也正符合了内径「上有病而下取之(远取以疏导),左有病而右取之(对取以平衡)」的理论。

如果双侧同病,例如双膝痛,可针双内关,再针双太冲,捻左侧内关穴针,活动右膝,捻右侧内关针,活动左膝,其作用仍然是对侧交互影响的。

有时牵引针也不必绝对针在肢端远处,例如脸面部的病都可用迎香作牵引,因迎香为大肠经之终点,胃经之起点,大肠经及胃经循行整个脸面,脸面的病如青春痘、脂漏性皮炎、鼻炎等都可用迎香作为牵引针(也是治疗针),极为有效。这种例子不多,可以说是牵引针法的一种变化。

牵引针法应用时,一针在上,一针在下,实寓有「交济」之意,善上下相通,作用更强;又由于一针在健侧,一针在患侧远程,也含有交叉取穴之意,而且不论是治疗针或牵引针,皆有治疗作用,也可以说是「双重治疗」,基于这些原因,疗效当然很好。

牵引针法,也可以与倒马针法合用,效果亦佳,例如左侧坐骨神经痛,可针右侧奇穴大白、灵骨,再针左侧申脉一针。灵骨、大白相互构成倒马,但它们与申脉却形成牵引。

o小结

特殊针法类别很多,绝不仅有本文所述的三种,但这几种针法是个人经验所常用的有效的几种特殊针法。

这些针法不但收效快,更大的优点是可以用于一些虚实难断,或虚实夹杂的病症,尤其对于一些不知补泻的针灸医生,更是方便,所以特此介绍出来,以供大家研究应用。

(本文原刊于年拙著《针灸经纬》年3月修改刊于加州针灸中医师公会)

18.3月北京董氏正经奇穴学习班

一、课题介绍

“董氏正经奇穴特色疗法”传承于台湾、盛行于海外,近年来风行于世界。“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将“董氏奇穴”发扬光大,在海外针灸界影响深远,业界盛誉“董氏奇穴独步世界专治大病”。近几年“董氏正经奇穴针灸疗法”盛传于大陆,它以穴法、针法、诊法、心法、疗法为独门之功,其疗效迅速、易懂、易学,对治疗重症、急症、痛症有极佳效果,引起了针灸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董氏正经奇穴特色疗法”与普通针灸不同之处在于:1、临床效果惊人,取穴灵活机动,虽有定穴并无定点,常就病变反应取穴。2、用针精要,一穴多病,临床从不超过六针,然每针之所至,立起沉疴,令人叹服。3、诊疗操作手法、思路、治疗模式清晰,不受时间及条件限制。4、经济、安全,见效快,学习掌握董氏奇穴疗法增强了医生诊疗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此中国针灸推医院在全国范围举办“董氏正经奇穴特色疗法专题技术临床应用研修班”,以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学习要求。

二、董氏奇穴“五特”概要 

(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臂、足趾、足背、小腿、大腿、双耳、头面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二)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董氏针法内容有: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倒马、动气、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又体现了董氏针法的灵活性,乃董公高深绝学之一,此针法讲究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正所谓“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最为精妙处,乃董氏刺血针法,其特点:1、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2、刺血部位遍及全身,划分许多特效刺血区,如心肺区、肝胆区、肾区等等。3、治疗范围广泛,特效速效,简单安全。

(三)诊法特色:正确的诊断及对穴性的了解,是应用董氏奇穴的关键所在。董公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董氏掌诊秘诀乃董门弟子习用的独门诊法,此中真诀需经口授心传,方可了然于胸。董氏掌诊之诊断结果是一种病机辨证,按照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依据掌诊分区的形色异常,将其辨证结果归类,然后据此选穴施治,此乃最为关键处。如患者掌上肺区出现气色反应,即可诊为肺虚,而灵骨、大白又有肺神经通过,故针此二穴必有显著效果。依法取穴,疗效奇特。

(四)心法特色:

1、全息通应:董氏奇穴针灸,属于多层次的全息针灸学,认为整体中任何一个独立部分,都影缩着整体的信息。诸多特效奇穴的创立,均与此原理有关。最常用的九种全息对应关系,可以囊括当前出现的许多全息针灸疗法,临证应用,变化无穷。

2、同气相求:杨师又称之为"体应",是董氏奇穴在治疗方面最有针对性的发挥与创造。体应之要点为: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如治疗各种骨刺,常用削骨针,必须贴骨扎针方有特效。

3、脏腑别通:脏腑别通,实乃脏腑气化相通。此一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如重子、重仙在肺经上,主治膀胱经之背痛;中白、下白在三焦经上,补肾作用极佳;木穴在大肠经上,治肝火旺极具特效;火包穴在胃经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绞痛特效。

4、络病理论:该理论源于《内经》,昌明于叶天士,董公又有更深入而精彩的发挥,其拿手绝活—“刺血针法”,即以络病理论为依据。对初病气结在经,经主气;久病血伤入络,络主血。董公以毫针通经调气,以三棱针刺络活血,使一些看似复杂的疑难重症迎刃而解,涣然冰释。

(五)治疗特色:“董氏正经奇穴特色疗法”的治疗特色是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耳鸣、耳聋、带状疱疹、丹毒、不孕症、妇科病等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如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又如肾关穴治尿频;木穴治鹅掌风;妇科穴治不孕症;驷马穴治过敏性鼻炎及多种皮肤病;正脊穴及上三黄治各种骨刺;通关、通山、通天配合刺血针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下三皇治糖尿病;制污穴治久年恶疮不收口;叉三穴配足三里治暴聋;侧三里、侧下三里治三叉神经痛均有特效。

三、学习内容

第一天:

1、董氏奇穴的分布及手法(刺血、倒马、动气与牵引)。

2、董氏奇穴的理论与十四经理论比较。

第二天:

1、董氏奇穴一一部位到二二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绍

2、董氏奇穴三三部位到七七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绍。

3、董氏奇穴七七部位到十十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绍。

第三、四天:

1、董氏奇穴特殊诊断法。

(一)穴位理论:①奇正接轨论。②针证相对论。③穴位空间论。

(二)配穴理论:①专穴专用。②辨证用穴。③专穴配合辩证

2、常见病治疗。

(一)、头面颈项:头部疼痛、眼的疾病、鼻的疾病、耳的疾病、口齿疾病、颜面疾病咽喉疾病、颈项疾病。

(二)、四肢躯干:上肢疾病、下肢疾病。

(三)、胸腹病:胸膜炎、肋膜炎、胸闷、大肠部胀痛、子宫发炎等。

(四)、腰背痛:背痛、肩背痛、脊椎骨刺、腰痛、肾虚腰痛、闪腰岔气等。

(五)、脏腑疾病:心脏病、肝胆病、肝硬化、肝炎、胆囊炎;肺病(肺气肿、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等)、脾胃病(胃溃疡、急性胃痛、十二指肠溃疡、胃炎、食欲不振等)。肾、膀胱病(肾炎、水肿、肾结石等)。大小肠病(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出血、痔疮、盲肠炎、便秘等)。

(六)、其它疾病:前后阴病(阳痿早泄、龟头炎、尿道痛、遗精、小便出血等)。妇科病(子宫痛、输卵管闭塞、子宫肌瘤、阴道炎、月经痛、难痛、久年不孕、乳房胀痛等)。中风症(昏迷、半身不遂、四肢发抖、中风血压高等)。高血压、黄疸、糖尿、失眠症、发高热、癫痫、感冒、血管硬化、白血球过少、牛皮癣、青春痘、小儿夜哭、食物中毒等。

第五天:

1、疑难病治疗思路,疑难病的治疗没有定法,本班提供一些针对疑难病治疗的思路。

2、董氏奇穴放血疗法示范。

3、共同讨论董氏奇穴的学习体会。

四、招生对象

各医院针灸科、中医科、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从事推拿、软组织损伤、脊椎病、理疗、骨伤、康复、针灸、针刀等科室医师、理疗师和各从事针灸技术、教学、科研机构,以及从事针灸保健有关人员等。

五、主讲专家

邱雅昌: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副会长。医院副院长。台湾著名中医针灸专家。董氏正经奇穴疗法课题研究及授课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教授。早年师从董景昌先生嫡传弟子,拜台湾针灸泰斗杨维杰为师,后再拜师中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学习内科疑难重症。15年前医院开创董氏奇穴研究所,善用董氏奇穴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各种疑难杂症获得佳绩。

六、研修方式及证书

1、由邱教授亲自授课,并且现场示范教学。保证每位学员都能掌握董氏奇穴疗法。

2、该研修班属国家一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授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I类继续教育学分证书或中国针灸推拿协会颁发的中英文对照学业证书。(可申请劳动部颁发全国通用高级按摩师证书及健康管理师)。

3、经医院决定,所有参会人员均颁发研究院结业证书,可以作为就业上岗的参考证明。

4、凭本研修班中推研究院证书自参会之日起24个月内,免费复习3次。(参加复习者必须带中推结业证书及身份证)

5、报到时交四张2寸照片。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

七、时间:年3月8日—13日(8日全天报到)北京

八、主办方与承办方

主办方: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医院

承办方:中推中医文化传媒中心

九、研修费及报名办法

1、研修费每人元(包括:资料费、证书费以及三次免费复习的费用)。已打五百定金,报名成功。

2、食宿协助安排:住宿每人每天大概50—元不等,餐费每人每天大概20—30元不等。

3、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传真、电话、短信、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报名注册。

报名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thx.com/jbzl/17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