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疾病治疗 > 那些引起骨质疏松症ldquo意料之外

那些引起骨质疏松症ldquo意料之外



常人一般认为骨质疏松是由于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种退行性疾病,这只是原发性骨质疏松,而还有一大部分的骨质疏松症是继发而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原因引起。今天我们来唠唠那些引起骨质疏松“意料之外而又冥冥之中”的原因。

一、内分泌代谢疾病1.糖尿病

数据表明,1/2-2/3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骨密度下降,1/3的患者符合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I型糖尿病所有患者均存在骨量丢失,且与病程呈正相关。II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影响蛋白质的正常代谢,使骨基质合成减少而引发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物的摄入少于正常人群,一些骨代谢相关的营养素摄入量下降,所以糖尿病患者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情况普遍。

2.痛风

有数据表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为39.85%,高于同年龄段正常人群,同时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说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间质引起慢性间质性炎症而损害肾功能,有活性的1,25(OH)2-D3合成大大减少,导致肠道吸收钙能力下降,引起负钙平衡;而且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周围沉积,引起急性炎症反复发作,活动障碍,对骨骼及成骨细胞的机械刺激减弱,导致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

3.高脂血症

研究发现血浆总胆固醇异常升高能降低股骨颈、胫骨的骨密度,中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逐渐下降并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呈负相关,降脂治疗可预防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同时肠道内钙吸收减少,体内钙处于负平衡,机体为维持血液当中钙浓度正常,动员骨中的钙释放入血,而加速了骨吸收促进骨量丢失。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如未得到有效控制,体内的代谢下降,骨的破坏和新生速度也将减慢,平衡看似没打破,但骨组织的新陈代谢变慢,这些“老化”的骨组织也会导致出现骨质疏松症状。

6.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甲状旁腺素(PTH)分泌过多会引起钙、磷代谢失常,增加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吸收,使骨质疏松发生更早、更快、更严重。

二、消化道疾病01胃肠道疾病。如胃大部切除术后、炎症性肠病、吸收消化不良综合征、空肠-回肠吻合术后、慢性胰腺炎等,均可引起骨质疏松症。主要原因是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D的吸收均明显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多种营养素,尤其与维生素D的缺乏有关。02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引起骨质疏松的三种主要肝病。这些肝脏疾病导致的肝硬化由于营养不良和肝功能障碍,可引发不同程度的骨骼病变。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代谢障碍,成骨细胞受到抑制,胆汁合成和排出障碍导致的脂肪、钙吸收不良等。03肾脏疾病。如慢性肾衰竭、肾小管性酸中毒、肾移植术后、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肾病患者肾脏内的1α-羟化酶活性减低,1,25(OH)2-D3合成减少,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下降而引发骨质疏松症。三、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一方面因体内各项炎症细胞因子异常,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骨细胞,增强骨吸收作用,诱发骨质疏松症;另一方面,由于该类患者长期需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药物性骨质疏松症。

四、肿瘤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肿瘤会分泌某些细胞因子或骨矿物质代谢调节激素,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质破坏加速,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二是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均会抑制骨形成。三是肿瘤患者食量下降,维生素D、钙等相关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率下降。

五、药源性骨质疏松症01糖皮质激素。使用糖皮质激素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达30%-50%。02其它药物有:甲状腺素、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抗凝药(肝素)、华法林、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抗肿瘤药(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等)、一些降糖药(罗格列酮等)、利尿剂、异烟肼、碳酸锂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铝硅酸镁片等等,这些药物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骨代谢,引起骨质疏松。六、废用性骨质疏松症

废用性骨质疏松症,主要见于制动、运动减少、长期卧床。骨骼是重力感受器官,负荷会刺激骨生成,而且肌肉收缩也会刺激骨生成。骨组织如果长期缺乏应力刺激,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从而引起废用性骨质疏松症。

七、营养不良性骨质疏松症

现在很多女性一味的追求身材苗条而对自己的饮食过于苛刻,殊不知,节食减肥是最不利于健康的一种方式。一方面由于过度节食,维生素D、钙等骨相关营养物质吸收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减肥后,脂肪组织含量减少,而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也会减少(瘦素可直接、间接的调节骨代谢,刺激骨生成抑制骨吸收)而加重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除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应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当然如果避免不了以上的继发因素,一定要配合预防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维生素D3、钙、锌制剂。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年).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4(1):2-17.

[2].肖建德,闫德文.实用骨质疏松学.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3].郑云鹏,顾恒.糖皮质激素与骨质疏松.中华皮肤科杂志,,48(7):-.

[4].马宗军,王一农.骨质疏松症流行病研究现状.国际骨科学杂志,,28(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thx.com/jbzl/18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