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疾病治疗 > 胰腺IPMN和SPTP的磁共振诊断和鉴别

胰腺IPMN和SPTP的磁共振诊断和鉴别



以下内容根据:医院郭赞央老师日常读书笔记整理而成,图片来源书内截图或网络,特此声明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MN

临床病理:

罕见,属癌前病变,预后较好。老年男性多见,长期的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病史。病理,起源于胰腺导管,多位于胰头和钩突。分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主胰管的扩张可呈节段性或弥漫性扩张,重度扩张时常伴随胰腺实质的萎缩。分支胰管型呈单房或多房,扩张的分支导管似囊性肿瘤。

MR表现:

MRCP显示胰管的全貌,可区别黏液明显不同的低信号的壁结节。增强壁结节呈明显强化。若发现突出于十二指肠腔内肿大的大乳头,对本病定性诊断有意义。

讨论:

对于老年男性,反复长期发作的急性胰腺炎病史时应考虑到该病。怀疑恶性时,手术切除是最好的办法。

鉴别诊断:

1、慢性胰腺炎:IPMN同时伴有慢性胰腺炎。导管内结节是诊断IPMN的重要线索,突入十二指肠腔内肿大的大乳头是其定性诊断依据。

2、胰腺黏液性囊性瘤:中青年女性多见,好发胰体尾部,不与主胰管相同,主胰管不扩张。IPMN见于老年男性,好发胰腺钩突部,多位于主胰管内,与主胰管相同,同时组织学上不具有黏液性囊性肿瘤所含的卵巢间质成分。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

临床病理:

青年女性多见多见,属交界或低度恶性肿瘤,85%为良性。胰头尾多见,呈外生性生长,包膜完整,边界清晰,钙化常见。病理,肿瘤最初为实性,随着生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形成囊腔,而肿瘤内部毛细血管团被部分存活单层或多侧肿瘤细胞包绕形成所谓的“假乳头”。镜下可见实性区、假乳头区和囊性区。因富含毛细血管,肿瘤常伴出血。

MR表现:

一般体积较大,本质为实性肿瘤,易囊变,边界清楚,MRIT1WI实性部分为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并出血及囊变信号,部分可见钙化。增强动脉期实性部分呈均匀中等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且强化范围逐渐扩大-----延迟强化。

讨论:

SPTP多包膜完整,界限清楚,手术切除总体预后良好。

鉴别诊断:

1、胰岛细胞瘤:动脉期强化明显,随后廓清,而SPTP呈渐进性强化。

2、胰腺黏液性囊性瘤或囊性癌:多呈单房或大囊性,囊壁与分隔可见强化。

往期16大精彩回顾

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thx.com/jbzl/1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