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疾病治疗 > 武汉会刘建社教授专访早期肾脏

武汉会刘建社教授专访早期肾脏



  

刘建社教授:首先,高血压必然引起肾脏损害。根本上理解,凡是影响高血压的因素都可以损伤肾脏。如糖尿病,高尿酸高血脂等。肾脏早期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丛,毛细血管盘的改变。此外,氧化应激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后者进一步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导致早期微量蛋白尿、蛋白尿等。

对于早期肾损害的患者,高血压的控制主要针对五个方面:

一,生活方式的改变;患者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量体裁衣,合理安排生活方式。避免剧烈的运动,同时保证运动量足够以减轻体重,减少脂肪,排除一些体内废物毒素,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等,做到劳逸结合。

二,饮食;高盐、高脂、高糖、高尿酸和高嘌呤素的饮食都应避免。对于早期存在肾脏损伤的患者,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目前食盐的国际标准为6克/天。但在大量的随访资料中发现,大多数患者的摄入量远远超过标准。

三,药物;药物要运用得当,根据患者血压的特点,选择针对性的合适的降压药。避免随意的增减种类及剂量。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后期的血管老化、自身转归影响巨大。

四,休息;睡眠很重要。目前研究显示,患者白天生活血压一般高于夜晚。良好的夜间睡眠,对血压的控制同样重要。

五,心态;人体激素的释放受心态情绪的影响,激动时,往往释放促使血压增高的激素形成应急。所以,激动过多,频率过高,长此以往血压更难以控制。

《肾脏时讯》:乌司他丁这一蛋白酶抑制剂,对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何?

刘建社教授:

首先,乌司他丁并非是一种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新药,由于价格昂贵,未能广泛应用。目前主要针对于急诊或者重症患者,如重症急性胰腺炎等涉及多器官衰竭的患者。重症胰腺炎与急性肾衰不同,后者主要依靠透析,因此,前者在药物的选择上更加积极。作用机制方面,乌司他丁是许多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可有效保护溶酶体,抑制溶酶体及炎性因子释放,对涉及到有急性器官衰竭的病症均有一定疗效,因此,同样适用于急性肾衰竭患者。但目前该药物对急性肾衰的具体疗效,是否有效缩短急性肾衰的病程等方面并未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因此,其应用并不广泛。

《肾脏时讯》:感染和慢性的微炎症状态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综合症吗?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

刘建社教授:

感染是目前慢性肾衰、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原因。慢性微炎症状态与感染密切相关。二者的关系是,由于透析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对外来的细菌,病毒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造成感染,而感染进一步引起机体炎症反应。慢性炎症难以根除,其长期存在会刺激肌体产生多种炎性因子反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此外,机体的微炎症状态,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医学上炎症表现,并非一定是细菌感染。机体在疾病状态下,细胞或者血管内皮一旦损伤,就伴随有炎症过程,而这一过程不一定有细菌参与。所以,在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下,最后形成反面的反应过激。当患者有营养不良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状态欠佳,在修复过程中,由于炎症反应干扰,难以达到解剖修复。所以,微炎症状态是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其干预措施主要为对症治疗,如,控制高尿酸、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应用ACARB类、他汀类的药物,控制炎症反应;应用抗氧化剂、阿司匹林等改善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等。

《肾脏时讯》(ID:kidneynews)现场采写,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如有转载请联系我们~

凯德传媒

《肾脏时讯》为凯德传媒旗下学术平台之一

致力于肾脏病领域学术及会议活动的推广与服务,若您有任何疑问,或有相关的会议或活动信息需要发布,欢迎您致电或邮件至webmaster

kdmedia.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thx.com/jbzl/19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