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疾病治疗 > 年纪轻轻就得了胆囊结石

年纪轻轻就得了胆囊结石



科室里一位不到30岁的女同事患胆囊结石已3年余,随着健康体检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胆囊结石被明确诊断,而且初次诊断的年龄逐渐变小,20多岁也常见,有的甚至发生在10多岁的肥胖孩子上。以前就读医科大学的时候,带教老师说患胆囊结石的人常常具备4F的特点:即Forty,一般大于40岁,中老年为主;Fat,身材胖,说明吃得比较好;Female,女性为主;Beautiful,漂亮,那个时候只有吃得好、没有温饱问题的人群才有机会去打扮自己。

我国目前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大约4-7%,大城市相对较高,如上海高达10%,大部分是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即没有任何不适或疼痛,往往在体检或接受其他检查的同时被发现的。那么对于胆囊结石该如何处理呢?特别是年纪轻轻的人群。

瑞典对胆囊结石自然病程的研究显示,每一年无症状胆囊结石的人群中约1-4%出现疼痛等症状。美国的一项研究对例无症状胆囊结石人群进行11-24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无症状胆囊结石人群在最初5年内平均每年约有2%出现症状,随访至10年时症状发生率下降,而15年后仍无症状者将继续保持无症状。美国的另一项研究对例无症状胆囊结石人群随访5年,10%的无症状者出现症状,但只有7%的最终需行手术。因此,无症状胆囊结石人群基本上是病程缓和的良性病群体。

下面谈谈有症状胆囊结石是怎么一回事。

有症状胆囊结石就是个体经历过腹痛,有此体验的人群对此印象很深的噢,痛。一项对有症状胆囊结石自然病程的研究显示,保守治疗1年内,14%的人群会出现急性胆囊炎(通俗点讲,就是腹痛),5%的出现继发胆源性胰腺炎(表现之一就是腹痛),5%的继发梗阻性黄疸(表现为黄疸、腹痛)。根据症状严重程度的不同,每例保守治疗的每月需急诊住院治疗的次数为2.5-23.0次。另一项研究结果证实,采取保守治疗的有症状胆囊结石人群中,4年内约50%的因继发病而最终必须切除胆囊。

基于上述依据,国内权威学术组织(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于年制定专家共识并提出胆囊结石可采取预防性切除或定期随访下的期待治疗或治疗性切除。具体如下:

一、无症状和症状轻微(指右上腹部不适感,并非指疼痛)的胆囊结石人群不需要常规行预防性胆囊切除。

二、对于期待治疗中可能显著增加手术风险的老年人群可选择预防性胆囊切除,这些风险包括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肝硬化、年龄等。

三、有症状胆囊结石,如症状明显影响工作、生活或既往曾有胆绞痛、急性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等发作的人群应择期实施治疗性胆囊切除术。

四、对于有胆囊癌高危因素或怀疑胆囊癌的胆囊结石人群,无论是否存在症状,均应手术,即预防性胆囊切除,这种情况需要专科医生定夺。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正规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thx.com/jbzl/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