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诱发病因 > 上腹痛切了胆结石半年后才知是胰腺癌
上腹痛切了胆结石半年后才知是胰腺癌
讲述人:邓和军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医院肝癌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外科专委会委员,重庆市肿瘤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专家,重庆市医学会微创伤专委会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委员。从事肝胆肿瘤科临床工作26年,擅长于肝胆胰脾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及诊疗操作,在全国首创应用开腹胆道探查器械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腹腔镜门静脉插管皮下置放化疗泵治疗晚期肝癌,在重庆市率先开展腹腔镜腹膜前位补片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巨大脾脏切除术、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对肝癌、胰腺癌、胆管癌及胆囊癌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现承担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
个案
错过半年肿瘤已深入静脉
去年5月,56岁的孙先生出现了上腹疼痛的症状,因为疼医院就医,发现是胆结石,就做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原本以为做了切除手术,病情就该有好转。但是孙先生却仍然觉得腹痛,痛感并没有减轻,术后痛感一直持续了两个月,医院看病,医院考虑是胆囊切除手术综合症,可是进行术后治疗也没有减轻孙先生的症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直到11月,孙先生才转院到医院就诊,做腹部彩超的时候发现孙先生的胰腺有一个3.5公分的肿瘤。根据生物学特征推断,这个肿瘤在半年前就存在了,半年前的大小大概是2公分。由于孙先生患有胆结石,医院理所当然的误认为是胆结石引起的疼痛,实际上孙先生的腹痛是由胰腺癌引起的。
但是由于发现时间太迟,孙先生错过了最好的根治手术时机,肿瘤已经深入到静脉无法根治,孙先生只能做姑息手术,延长生存时间。
解读
“癌中之王”恶化程度高
虽说现代医学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医学手段已经能治愈癌症,癌症也不再那么的让人闻虎色变,但是可怕的胰腺癌以它起病隐匿,发展迅猛的特征成为新一代“癌王。”
10月5日晚上,苹果创办人之一、前CEO乔布斯因胰腺癌去世,终年56岁。因为乔布斯的去世,让胰腺癌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这胰腺癌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癌症呢?胰腺生长在后腹膜腔,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也就是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细胞。内分泌细胞的功能是调节人体血糖。而外分泌细胞的功能是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胰腺癌大多来自外分泌细胞,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在乔布斯之前其实也有不少名人因为胰腺癌而“中招”。
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香港著名艺人沈殿霞,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拉夫尔。斯等不少名人都因胰腺癌而去世。他们在胰腺癌确诊后生存时期大部分都不超过3年,最短的甚至只有两个月。
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因其位置隐蔽,早期胰腺癌很难被发现,多数患者被发现时已是晚期,加之其病死率极高,所以胰腺癌又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癌的高峰年龄是50岁——70岁的中老年人群,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胰腺癌早期发现率国内仅为5%——7%,在所有癌症中是最低的。并且胰腺癌发展速度很快,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明显的消瘦、疼痛、黄疸等症状时,已为中晚期,即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期。
因患者往往病程晚、病情重,加之胰腺切除手术本身难度大,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其疗效也不十分理想。这些因素,使胰腺癌成为常见癌症中治疗效果最差的一种,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远远低于甲状腺癌90%、乳腺癌80%、结直肠癌60%、胃癌50%、食管癌12%以及肝癌10%的5年生存率。
提醒
长期吸烟喝咖啡的人都是胰腺癌高危人群
胰腺癌如此恐怖,又不容易察觉,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为什么会患上胰腺癌呢?哪些因素会增大患上胰腺癌的风险呢?关于胰腺癌的致病因素,目前医学上还不清楚,但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还是有了一些倾向性的看法。医生们还是从胰腺癌患者身上找出一些规律,总结出了导致胰腺癌的相关因素,使得胰腺癌的预防成为可能。
一.长期吸烟:烟中的亚硝胺是致癌物质,吸入后经血液运至肝脏被激活,排入胆汁后逆流入胰管。此外,吸烟可提高血脂浓度,间接增加致癌危险。吸烟者的胰腺癌发生率为非吸烟者的2~2.5倍,发病年龄也提前10~15岁,并且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风险就越大。
二.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这类病人得胰腺癌的几率比普通人群大。
三.糖尿病:糖尿病是患胰腺癌的一个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病率约为正常人群的2~4倍。本来患糖尿病的病人就有可能是胰腺癌引起的,只是最开始的表现为糖尿病,所以糖尿病人应该更为注意。
四.长期饮酒:喝酒对胰腺癌有没有直接影响还存在着争议,但业界大多数人认为长期大量饮酒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会增加,因为大量的酒精可能使胰腺组织纤维化,导致慢性胰腺炎,从而诱发胰腺癌。
五.遗传因素:有3%左右的胰腺癌患者具有家族史,这部分患者存在胰腺癌的易感基因,家族成员患胰腺癌的几率较普通人群大。
六.长期喝咖啡:近几年研究发现,长期喝咖啡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
七.肥胖体质:肥胖体质也是高危人群,甜食、肉食摄入过多、日常摄入的脂肪、淀粉、蛋白等过量,就会造成胰腺的过度负荷,慢慢的使胰腺细胞发生恶性转化,从而逐渐导致了胰腺癌的发生。
八.环境污染:环境对胰腺癌也有一定的影响,长期接触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病风险,在制造萘胺和苯胺的化工厂中工作的工人,其胰腺癌发病率较一般人高5倍。另据调查,在油化工厂和珠宝制作厂工作的人胰腺癌的发病率也较高。
预防
高危人群半年体检一次戒烟戒酒莫贪吃
结合胰腺癌的相关致病因素,高危人群更应该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尽可能的降低自己的患病风险。因为胰腺癌没有简易自测的方法,普通人可以定期对身体进行健康检查,而高危人群应当每半年进行一次针对性的体检,如,腹部彩超,检查胰腺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有问题再根据问题做针对性的检查,如上腹部CT检查、肿瘤标志物CA19-9、CEA检测。
1.胰腺癌预防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胰腺癌的病因中可以发现长期大量吸烟、喝酒、喝咖啡的人更容易患上胰腺癌,所以戒烟酒、减少咖啡的饮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病几率。
2.要避免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研究显示,这类食物摄入过多,患胰腺癌几率明显升高。欧美等发达国家居民胰腺癌发病率相对较高,多与此有关。人们应该保证饮食的合理搭配,做到营养均衡。减少食用高脂、高盐的食物,适当从事体育活动,避免超重和肥胖。
3.如果已经患有糖尿病或者是慢性胰腺炎的患者,则更应当注意,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积极配合治疗。
4.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研究显示,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患胰腺癌风险较常人高约5倍。因工作需要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应做好防护。
更多精彩
?胆结石胆囊炎总不好试试这二味药
?关于胆结石,你要知道的六个问题!
?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不必再做“苦行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