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诱发病因 > 会议报道第十三届北京国际消化论坛圆满召开
会议报道第十三届北京国际消化论坛圆满召开
6月18日上午9时,第13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在北京九华山庄隆重开幕。会议持续两天,云集了国内外消化、消化内镜、肝病、普外、影像、病理、肠外肠内营养和护理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人员超过人。会议内容既涵盖了ESD、EMR、ERCP、POEM等消化内镜技术的现场演示,又有来自影像、外科、病理的跨科室专家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消化系疾病,还有精彩的病例讨论及国际会议前沿研究进展。各个会场座无虚席,为不畏炎热到来的广大与会者带来一场真正的盛宴。
座无虚席的会场
论坛开幕式由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医院执行院长张澍田教授主持。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医院钱家鸣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医院李兆申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后任主任委员陈旻湖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JosephSung教授,亚太消化疾病论坛联盟(APDW-F)主席、医院FockKwongMing教授,美国胃肠内镜协会候任主席、美国梅奥诊所胃肠和肝病科主任DouglasO.Faigel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纷纷对大会送上了祝福。
张澍田教授主持开幕式
钱家鸣教授致辞
Fock教授致辞
此外,国内消化领域知名专家于中麟、林三仁、刘新光、陆星华、夏玉亭等备受大家尊敬的教授也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活动正式开始。在主论坛进行了为期两天内镜腔镜操作现场演示,直播来自全国各地顶尖消化内医院内镜中心进行的针对一系列特点鲜明的病例的操作演示,另设三个分论坛结合不同专题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王贵齐教授进行食管ESD演示
郭学刚教授进行支架取出演示
李兆申教授: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治疗进展
慢性胰腺炎(CP)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与日本相仿。且目前尚无控制和逆转胰腺组织纤维化的有效办法,临床上的治疗目标主要为:降低腹痛发作频率和程度;延缓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以提高CP患者的生存质量。CP合并胰管结石的发病率达76%,可引起腹痛和急性胰腺炎,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临床上的治疗手段主要为消化内镜(17%)和手术(13%)。那么,体外震波碎石(ESWL)在CP合并胰管结石中可不可取呢?
李兆申教授对此进行了临床研究,分享了成功进行ESWL的病例。在一项纳入例胰管结石的患者中,72.4%的患者结石完全清除成功。在进行ESWL后,患者可以自行将小碎石块排出体外,避免外科手术,降低痛苦。ESWL的技术标准为:术前晚8点后禁食(可服用降压药等药物);术中采用常规静脉麻醉,予心电监护、吸氧;能量1~6级,冲击波频率60~次/分钟;每个震波周期冲击次数≤次。
吴开春教授:胃癌预防及诊治亚太共识意见
今年3月,亚洲消化领域众专家于西安制定的《亚太胃癌共识意见》还正在整理当中,吴开春教授受大会主席张澍田教授委托,在会上提前为我们透露了一些此版共识亮点。此版共识既有公共卫生方面的专家,也有消化内镜的专家的参与,基于大量文献、现有临床证据、早期预防、早发现的原则选择最适合亚太胃癌发病特点的内容,从控制危险因素开始分组投票制定,共计31条。那么,吴开春教授透露了其中哪几点?请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治疗白癜风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