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诱发病因 > 胰酶替代疗法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疗效系统回

胰酶替代疗法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疗效系统回



慢性胰腺炎是临床的常见、多发病,发病率约4-12/,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它是一种进展性的纤维组织炎性疾病,持续的炎症会不断破坏胰腺腺泡、导管及胰岛细胞,病情逐渐加重,具有显著的腹部症状及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慢性胰腺炎的病因有很多,如环境毒素、多基因突变、胰腺外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诊断方法也较多,如B超、超声内镜、CT、ERCP及胰管镜等。诊断标准包括:(1)影像学特征性表现。(2)组织病理学特异性改变。(3)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4)血清或尿胰酶水平异常。(5)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6)长期酗酒史(≥80g/d)。其中(1)或(2)任何一项典型表现,或者(1)或(2)疑似表现加(3)、(4)、(5)中任何两项即可确诊。(1)或(2)任何一项疑似表现考虑为可疑病人。(3)、(4)、(5)、(6)中任何两项加a或b任何一项(表1)则可诊断为早期CP。满足(3)、(4)、(5)、(6)中任意两项且无其他影像学或组织学表现者,建议在排除其他疾病后随访观察。

在治疗方面,除了生活方式的指导、疼痛的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作为针对外分泌功能不足而进行的胰腺酶替代治疗是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发表于年4月份的《GUT》杂志,共纳入17项研究,名慢性胰腺炎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组及安慰剂组相比,胰酶替代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脂肪吸收率、氮吸收率,减少粪便中脂肪和氮的含量,也减少排便量,而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后续的研究还证实,胰酶替代治疗能提高血清中某些营养指标的水平,改善消化道症状,而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另外,研究还发现,胰酶剂量增加和拥有肠溶包衣是效果更好。但这些研究并不全面,比如在慢性胰腺炎诊断、研究设计上标准不统一,缺乏患者健康水平相关的数据。因此,胰酶替代治疗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去探索。

胰酶替代疗法(PERT)与基线的临床结果汇总:(A)脂肪吸收系数(CFA),(B)对氮的吸收系数(CNA),(C)脂肪排泄的粪便(FFE),(D)粪氮排泄量(FNE)和(E)粪便重量。

胰酶替代疗法(PERT)与安慰剂的临床结果汇总:(A)脂肪吸收系数(CFA),(B)对氮的吸收系数(CNA),(C)脂肪排泄的粪便(FFE),(D)粪氮排泄量(FNE),(E)粪便重量和(F)不良事件。

李凯,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消化内科的相关临床工作,擅长消化内科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胆胰疾病的内镜及介入下诊断与治疗。

程坚,医学博士,医院内科基地住院医师,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目前主要从事消化道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呼和浩特哪家医院好
丹芪偏瘫胶囊零售价格得多少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thx.com/yfby/76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