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诱发病因 > 2014中国急性胰腺炎多学科高峰论坛微访
2014中国急性胰腺炎多学科高峰论坛微访
卢中秋温州医院副院长,急诊医学中心主任
急性胰腺炎的复发率一般在10%~30%之间,日本荷兰的报道20%多一点,医院36%左右,差距在于国内在规划治疗这一方面可能比较欠缺,这就要求我们临床工作者重视规划整治方面的共识,多学科交叉,相互学习共识、实践共识,规划工作,监测临床指标早期诊断,尽早发现患者复发苗头,不要等到严重再救治,另外50%~60%以上的患者需要多学科交叉治疗,单纯科室处理棘手。
预测复发情况目前没有明确资料,男性可能容易复发。从发病原因不同,可以通过病因预测,胆源性的急性胰腺炎容易复发的指标如胆道结石,高脂血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复发指标为血脂等,另外患者的行为习惯也可能导致复发,如不控制饮食暴饮暴食,饮酒等等。
急性胰腺炎整个病理过程当中有10%左右的患者会变成慢性胰腺炎,包括年轻人、非胆源性的饮酒的患者、胆源性但早期处理不当不及时不充分的更容易转化。具体原因可能与年龄、机体反应有关,也可能与生活习惯、治疗处理措施及胰腺本身病理变化过程发展有关。
毛医院医院EICU主任
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判断,刚发病时可以从HCT、BUI、CRP等一些单一生化指标判断,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还有评分系统,70~80年代用Ranson早期预警评分,随着发展慢慢淡出了这个领域,后来是APACHEII评分系统,它对所有的危重患者都有预测作用,这也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但对预测胰腺炎的预后还不是特别准确。而影像学方面,胰外侵犯区域的多与少可能对预后的判断更加重要,常用的有年国外的BalthazarCT评分。实际上医院在影像学(CT)方面也做了一个评分,对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效果非常好,目前内部还在应用,辅助检查帮助判断病情轻重。
具体方法是根据影像学CT检查,胰外侵犯分7个区(血管膜囊,肝肾隐窝,左、右尖上后,后腹膜的分离等),每个区都有具体的评分,现在经过简化只要是3个或3个以上区出现液体渗出,基本就可以判断患者是重症急性胰腺炎了。它是能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重要的标准之一。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判断有很多因素和变数,因为急性胰腺炎是一个很复杂的疾病,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判断预后,对预测死亡率和成功率标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急性胰腺炎治疗时机对预后非常重要,这里强调“强化治疗”的概念,同时要在发病72小时以内最佳治疗时间窗及时处理,有利于患者预后。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对预后也很重要,区分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大量快速的液体复苏。目前“液体复苏”有很多争议,以前是大量快速,现在是适当调控,控制输液量输液速度,基础处理到位、恰当,治愈成功率将达到一半以上。
毛教授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了即将发表的专题笔谈,重症急性胰腺炎“强化治疗”包括8个方面内容,如果都做好,对患者的预后改善至关重要。
1.诊断:轻、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鉴别诊断,与其它急腹症区分避免误诊。
2.病因诊断:便于及时对病因处理。
3.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实时调控体液的分布。
4.营养支持:要及早启动,发病5~7天后给予肠道营养。
5.脏器功能的支持,如呼吸支持、肾脏支持等。
6.腹腔高压综合征的处理。
7.抗生素及时到位。
8.肠道功能的保护。肠道功能保护很重要,肠道功能好与坏,直接决定预后,胰外组织坏死感染,往往都是肠道细菌移位引起的。
强化治疗的8个方面都及早做到了,患者预后就会很好,同时选准最佳治疗时间窗,制定最佳治疗方案,限制性液体复苏,目标治疗达标,保证这些方面都做好,疾病不难治疗,患者预后自然就好了。
郑医院急诊科主任
近十年国内外对胰腺炎的诊断、评估、治疗都在不断改进和提高,包括教科书、临床相关指南等,我们也认识到急性胰腺炎诊治过程是评估和保护患者器官功能的全方位立体过程,单靠一个科室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胰腺炎,特别是重症胰腺炎救治需要多学科协作,积极交流、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专科优势救治患者,这也是政府和社会医院逐渐增长的要求,通过多学科会议让全国各专科医生近距离接触,相互学习解决困惑,这种会议很有价值。不仅是胰腺炎,几乎所有的专科问题最后都会涉及到多学科协作,尽管我们分科很细,但是患者不分科室,患者是一个整体,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只得一种疾病,特别是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基础疾病很多,因为某种疾病突然发作或加重来到急诊科,抢救之后往往需要各专科技术上的支持,所以多学科交流会议是急需的也是很必要的,对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水平以及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急性胰腺炎在预后方面各位专家的观点,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或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治疗效果好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