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饮食护理 > 第十五节慢性胰腺炎
第十五节慢性胰腺炎
第十五节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的慢性进展性炎症,导致胰腺组织和(或)胰腺功能不可逆的损害。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腹痛、腹泻或脂肪泻、消瘦、黄疸、腹部包块和糖尿病等。
1.有引起慢性胰腺炎的相关致病因素如胆石症等胆道疾病、慢性酒精中毒、高钙血症、高脂血症、风湿免疫性疾病、遗传等。约20%胰腺炎的原因不明,称为特发性慢性胰腺炎。
2.临床表现常为慢性反复病程,典型的病例可出现五联征,即腹痛、胰腺钙化、胰腺假性囊肿、脂肪泻和糖尿病。典型的慢性胰腺炎腹痛特点为程度较剧烈、持续性、主要位于中上腹,可伴有腰背部带状放射疼痛,弯腰和蜷曲体位常可好转,进食后易加剧,尤其为油食,夜间较明显。体征方面:多数仅有轻度压痛,与腹痛程度不一致,当发生假性囊肿时,可扪及表面光滑的包块,胆总管受到压迫时可出现黄疸。
3.实验室检查血清和尿中的淀粉酶和脂肪酶可有一过性升高,常不像急性胰腺炎那样明显,粪便脂肪含量升高,血钙、叶酸、维生素B12等可能降低凝血功能降低。
4.影像学检查腹部平片可能发现胰腺区钙化影。腹部B超和增强CT常可显示胰腺体积改变,边缘不清,密度改变,钙化和结石,囊肿等。
5.可以通过收集胰液和穿刺活检方法鉴别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两者的鉴别常常较困难。
药物治疗应建立在病因治疗和基本治疗基础之上,包括戒酒、积极治疗胆道疾病、低脂肪和高蛋白饮食,避免饱食等。
1.法莫替丁
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胰液分泌,还可以预防应激性胃黏膜损害。疗程不定,多用于急性发作期,随着病情好转而停用。一般为20mg,一日2次,静脉注射;或口服一次20mg,一日2次,早、晚餐后或睡前服
2.营养支持和补充治疗
合并糖尿病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营养不良者应注意补充营养,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K1)以及维生素B12、叶酸等,严重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要素饮食或全胃肠外营养。
部分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患者的病情常常复杂危重,应加强观察和积极救治,必要医院医院治疗诊治。营养支持和补充治疗时使用的上述药物很安全,很少出现副作用,但应注意使用剂量,避免剂量过大,尤其是胰岛素。法莫替丁的不良反应较少,偶见消化道不适症状、白细胞减少、头痛等精神神经不良反应,肾功能减退患者应酌情减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