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饮食护理 > 冬季预防三高
冬季预防三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罹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逐渐增多,如不积极控制,将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三高临床表现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当代最常见的流行病之一,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这些症状多为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其轻重与血压增高程度可不一致。后期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器官受损的表现。这些器官受损可以是高血压直接损害造成的,也可以是间接地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产生而造成的。这些器官受损的早期可无症状,最后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
高血糖
最常见的高血糖症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代谢异常。此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以引起全身性疾病,使人致残、致盲,甚至致死。糖尿病的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下降。高血糖病人要注意控制饮食,低糖低盐,加强锻炼,如果过段时间再查血糖还是高,也应考虑用降血糖的药。产生而造成的。这些器官受损的早期可无症状,最后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
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会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部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老年痴呆等疾病。要降血脂可多食用维生素C片、银杏软胶囊、液体钙之类的物质。
引起三高的主要病因
由于长时间饮食习惯问题,饮食中脂类过多,醇类过多。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掺杂在血液中,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血栓容易在血管的拐角处,或者瓶颈处堆积,钙化。同时血栓越来越多,使血管直径缩小。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压,造成高血压疾病。如果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崩裂,于是产生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由于堵塞供血不足,即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饮食保健控制三高方法积极控制血压
针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饮食中应尽可能食用低胆固醇的食物,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鱼子、蟹黄、动物脑、动物肝肾等,推荐多吃些鲤鱼、鲳鱼、精瘦肉、鸭肉等低胆固醇食物。
积极控制血脂
针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饮食中应尽可能食用低胆固醇的食物,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鱼子、蟹黄、动物脑、动物肝肾等,推荐多吃些鲤鱼、鲳鱼、精瘦肉、鸭肉等低胆固醇食物。
积极控制血糖
针尿病患者饮食调控的目标为使血糖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保护胰岛细胞功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应遵循少吃零食、少荤多素、少肉多鱼、少细多粗、少油多清淡、少盐多醋、少烟多茶、少量多餐、少吃多动、少稀多干的原则。
具体实施时,每日应少食多餐,主食总量应大约4~6两,适量食用瘦肉、鱼、虾等优质动物蛋白和豆浆、豆腐等植物蛋白,鼓励食用青菜、菠菜、芹菜等富含纤维素的绿叶蔬菜。 如血糖控制好,可以在减少部分主食的前提下,每日分次(不要一次吃完)少量食用猕猴桃、柚子、石榴、西瓜、草莓、梨、苹果等水果,每天不超过克。总的来说,要控制“三高”,需要在饮食上注意做到“四低两高”,即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和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同时注意营养平衡,不可偏食。
冬季病发率升高为什么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寒冷的冬天会使人的血管发生收缩,而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疾病的发作。当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时,血液循环的阻力增加,且易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这可能会加重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压波动,例如突然的血压升高,会导致原来硬化的小动脉血管因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而被“引爆”,导致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人体在低温状态下,外围的血管会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从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增加脑溢血和心肌梗死发作的概率。在寒冷的季节,人体的活动减少,导致大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量减少,流速减慢,而容易导致脑梗和心梗的发生。冬季因气温降低,人体的排汗减少,饮水也较少,导致水分摄取不足,会引起血液的黏滞度增加、血管的阻力增加,血压上升,这就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增加脑梗塞和心肌梗死发生的机会。上述四个原因,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老年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降低等,都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冬季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注意保暖寒冷的刺激可收缩冠状动脉,对有冠心病的老年病人,则容易诱发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心脏病病人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可防止冠状动脉在寒冷的气候里发生收缩,避免加重心脏的负担。
2避免晨练早上的气温是比较低的,习惯于晨练的老人,如果一大早就出门,可能会因为冷空气的刺激引起冠状动脉的收缩,诱发心绞痛,另外也可能刺激脑血管的收缩,导致中风的发生。因此,心脑血管患者天冷时最好不要出去晨练,建议在上午10时以后,太阳出来了,环境温度上升后,再出去锻炼。锻炼时,应选择步行、打太极拳等运动,避免选择跑步、跳绳、打球等激烈运动,在寒冷的天气选择这些激烈的运动,有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控制好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血脂症患者要坚持按时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要避免情绪激动、熬夜或过度疲劳,医院就诊。
4定期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要定期测量血压,最好是每日测量一次,随时根据血压的变化调整药物的计量。这样可以避免因血压的波动,而导致并发症。
5合理膳食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动物内脏、蟹黄和肥肉等食物,多吃含钾的土豆、香蕉,可以保护脑血管。多吃含镁的豆制品、玉米、苹果、西红柿、海带及多种绿色蔬菜,对预防中风也有一定的好处。
6避免情绪激动脑血管已有硬化的患者,如果突然情绪激动,可能会无法承受突然增高的血压,很容易造成脑血管破裂而发生中风。
7外出携带急救药物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外出的时候应该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等急救药物,当出现心脏不适的时候,应及时吃药,医院就诊,以免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