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患病危害 > 二院医院这些老房子吗

二院医院这些老房子吗



北京湿疹主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6/8890895.html

时光荏苒,岁月如斯。浓缩着长沙沧桑变化的人民中路号,矗立着一所中管高校附属、国家卫健委直管的三医院----医院。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也凝聚着一代人的回忆,二院人亲切地称它们为:门诊大楼、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代代红小学、四合院。经历了漫漫四十年,“二院老房子”即将完成她们的历史使命,在国家医疗事业发展的大潮中,与大家告别,封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11月26日,医院启动门急诊楼的拆除工作,新的门急诊大楼将在原址新建,继续服务三湘百姓。今天,我们随着岁月的脚步,走进这片服务过上亿人次病人、承载着几代二院人青春记忆、医院发展与辉煌的楼群,医院那片记忆中的“老房子”。

二院影像——记忆中的老房子

01

医院门诊大楼,年破土动工,年春投入使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最大的门急诊楼,占地29.1亩,各类用房间,日设计门诊量人次。

02

门诊小厅为病人提供导诊咨询服务。小厅西边是中草药房,在年以前是专家门诊用房。东边的便民服务中心年改造完成,这里曾是预约挂号窗口。

03

门诊大厅有26个挂号、收费窗口;大厅西南角是特需门诊服务部,东南角是中草药房;玻璃幕墙旁另设有四个窗口,用作取化验结果和简易门诊。

04

年,为方便残疾人和老弱病人,门诊前栋每层楼增设残疾人通道,同期还进行了厕所改建工程,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05

年门诊楼建成后,急诊科从文艺村的老门诊楼搬来这里。年将东头改设成重症监护室,年儿科急诊迁出,改设为抢救区、内外科诊室。

06

四十年间,楼梯上磨平的铜条记录着来来往往的足迹,医院发展的历史,医院获得了越来越多病友的信赖,门诊范围也一步步扩大,“老门诊楼”这个标志性建筑不论在设施上还是在空间上都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就诊需求,现在已分为一、二、三、四门诊。

07

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代代红小学,在医院医院使用。这栋不大的三层楼房,整体为红砖框架结构,占地面积约㎡,曾是新进人员和护士班学员的宿舍。

08

后来,这里的二三楼改为办公用房,90年代末又改作脑电图室、预防保健科、针灸室、省司法鉴定中心、美容整形中心等用途,一楼则用作肾病实验室、乳甲外科实验室、胆道镜室、胃肠镜室、综合治疗室。肾病内科实验室从年建立至今,30多年来一直都设在这幢小红楼的一楼。

09

第一教学楼于年开工建设,年竣工;第二教学楼于年开工,年竣工,是二院师生的学习场所,也曾是教务部和科研部的办公场所。

10

无数二院学子曾在这里潜心于医学的海洋,不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天,教室总是一座难求。这样的学习氛围,成就了原湖南医科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全国领先水平,见证了七七级、七八级、七九级医学生连续三年参加全国统考“三连冠”伟业,还走出了“三位状元”。

11

小四合院建于年12月,占地面积约㎡。这里曾是安全保卫部、职工保健办公室、医保办公室、医疗安全办公室、医院内部银行等部门的办公地点,医院的总值班室也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设在这里。

12

“一片老房子,悠悠二院情”,“门诊大楼、第一、二教学楼、代代红小学、四合院”,这片凝结着二院人梦想与汗水的老房子,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一砖一瓦,镌刻着“二院人”的探索脚步;一草一木,见证着“二院人”的创业初心。她们也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二院人,不忘回首来时的路、永远牢记前行的梦,在新的时代创造出新的辉煌。

编辑:赵晓华沙丽娜

审核:赵丽萍

直接点击关键词查看以往的精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thx.com/hbwh/19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