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疾病认识 > 非典之后,为什么这些治愈的病人更绝望了
非典之后,为什么这些治愈的病人更绝望了
本文关键词
SARS后遗症糖皮质激素肺纤维化精神疾病
封面图片
医院遗址(图源:凤凰网)
年伊始,正经历新冠肺炎的我们,坐在家里,多少会想到十七年前的那场非典——同样是冠状病毒,同样是在春节前后,也同样是大街无人,人心惶惶。
不知道你是否曾在心底发问:什么时候疫情才算结束呢?当你再次出门的时候,新冠肺炎消退了,疫情就算结束了吗?
相比之下,年6月20日,医院最后二十名患者的出院宣告了疫情消失,但并未宣告非典的结束。这后面仍然留下了许多问题——各种各样的后遗症。
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们来看看非典产生的后遗症,和其给如今我们的启示。
加缪在《鼠疫》中的这句话,发人深省
(图源:非典十年祭)
非典后遗症有多可怕?
这个问题我无法直接回答,和大多数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我对那场疫情并没有很深的印象。
这里引用一下凤凰网的特刊图集报告(原文链接附于文末),希望能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
61医院骨关节三科无人不知。当年,感染了非典的妻姐夫妇从哈尔滨来北京看望方渤一家,结果方渤夫妇以及女儿女婿均被感染。方渤的妻子和妻姐在这场灾难中不幸病逝。由于后遗症的影响,两个女儿也分别离婚。离异后的小女儿远嫁东北,再也不回北京。非典痊愈六月后,方渤被诊断为骨坏死,这是非典治疗中超剂量使用激素引起的后遗症。和年他分别做了两髋的股骨头置换手术,如今他的双肩和双膝也陆续出现骨坏死。方渤说:“我全身的骨头就跟石膏一样脆弱,骨头会不可逆转地塌陷下去,直至瘫痪或死亡。”方渤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会突然哭起来。(图源:凤凰网)
王剑同时患有:肺纤维化,股骨头坏死,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和结核病。病情最严重的时候,每天要服用超过片药。现在病情稍微缓解,每天要吃的药还是超过20片。(图源:凤凰网)
36岁医院的内科护士,医院急诊科实习。回忆起10年前的那个春天,武震记得“天很暖和,有时下点儿细蒙蒙的小雨,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上班”。非典在她懵懵然时迅速袭击,然后强力扭转了她的人生轨迹。非典痊愈四个月后,她查出非典后遗症。全身除了两个肘关节,其余股骨头全部坏死。武震说,医院出来,“我记得,我和我妹妹就站在新街口那儿放声大哭”。此后,她被迫放弃工作,治病成了生活的重心。年2月,武震接受了全髋置换手术,现在医院治疗。因为工资问题,她和单位的关系有点儿僵。“这么多年也不能老生活在埋怨当中,得尽快适应这个状态,给自己找一个新的起点,再找出路吧。”之前学内科的武震想过转行,做心理咨询,“把病治好了,挣自己的钱,花着也舒心。”(图源:凤凰网)
非典过去了,普通人摘下口罩,就可以重新开始往常的生活。
但是那些治愈的重症患者,还要面临更多的问题与灾难,包括后遗症、精神上的折磨、生活上的举步维艰等等。每一样对大病初愈的他们来说,无疑都是严重的打击。
非典被感染的护士,虽然治愈了,却因后遗症成为残疾人(图源:非典十年祭)
我们总是听说,非典后遗症是因为激素治疗的误用导致,那到底非典有哪些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具体是怎么造成的?回到年的新冠肺炎,这些又能带给我们怎么样的“知识和记忆”?
希望我接下来的文字能给你答案。
激素疗法会导致什么?
经常被提到有副作用的激素疗法,全称是糖皮质激素疗法。在了解其副作用和后遗症之前,可能还要把时间轴往前推一推,看看糖皮质激素是什么。
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体内本身也是有的。但糖皮质激素不是你相对熟知的那类肾上腺素(高中生物学过一些,可促进兴奋),它发挥着另一种作用——控制代谢速度,抗炎症,抗免疫反应。
糖皮质激素其实是泛指了一大类的激素化合物,比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等
(图源:张海英,李玉珍)
在年,美国的Hench医生将糖皮质激素,应用到急性风湿病治疗起到很好的效果后,这种药被迅速推广,Hench医生也因激素治疗相关的研究,获得了年的诺贝尔奖。
而在之后的五十多年,糖皮质激素(激素类药物)也和抗生素、维生素一起成为了临床使用最多的三种药物。
Hench医生(图源:Wikipedia)
到了年底,SARS刚开始在广东出现的时候,钟南山等专家医生对这个病犯了愁:抗生素下去了没有效果,肺部以及多个器官都开始严重损伤,病人需要的是生命维持——至少先活着,再继续想治疗方法。
年12月22日,对于首例SARS患者,钟南山开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患状况大幅好转。随后经过广东专家讨论这个方法被推广开来。SARS结束后,作为病原地的广东病死率只有3.8%,其中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效果功不可没。
但在SARS期间,随着激素疗法结合呼吸机治疗的推广,人们总结广东医疗经验得出了“五早”方法——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用糖皮质激素、早上呼吸机。
而作为糖皮质激素疗法的首个实施者,钟南山认为后两项不该滥用,应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呼吸机。
已经83岁的钟南山院士(图源:Wikipedia)
从SARS疫情结束后发表的治疗方法回顾性文献可以看到,医院不考虑患者的具体的病症,直接使用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并且已经出现了显著的并发症。
隐患也就此埋下。
文献内容截图(图源:郑则广,钟南山)
简单回顾历史后,我们再回到激素疗法本身——糖皮质激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又为什么会导致后遗症呢?
刚刚提到糖皮质激素的一些作用。其实这有点类似一个身体的稳定器,或者说刹车:避免免疫反应过强,抑制糖、脂质、蛋白质的代谢,并且带动其他的激素发挥作用。
SARS等症状会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这时会导致身体的诸多机能过度反应,形成所谓的“炎症风暴”或者叫“免疫风暴”。糖皮质激素的这个“刹车”就能减缓这类免疫作用,进而减缓症状。
但这个刹车要踩多大力呢?医院并不知道。
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作用和负反馈调节
(图源:A+医学百科)
糖皮质激素用量大一两次问题还好,长期用量过高,各种并发症、后遗症就出来了:
因为控制了糖的分解代谢,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
抑制了免疫反应,一旦遭到其他病原体的感染也非常危险;
刺激了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进而也容易导致了胃出血;
抑制了蛋白的合成促进了蛋白代谢,导致皮肤疾病、肌肉愈合减缓,以及骨质疏松。
骨头看起来好像就是一副架子,但实际里面也有几类细胞在发挥作用:有负责骨骼内营养、代谢、钙离子运输的骨细胞;负责骨骼生长,像“建筑工”的骨原细胞和成骨细胞;也有吸收溶解“老旧”骨骼,像“拆迁工人”一样的破骨细胞。它们的互相协作才能维持骨骼的良性状态。
骨骼内虽然零星分布但也很重要的细胞们
(图源:A+医学百科)
过量的糖皮质激素加入,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成骨作用被抑制,钙离子吸收被断截;相反,破骨作用反而加强了。
长期用药的患者也就开始出现骨质疏松,或者骨头坏死、骨折等症状。
糖皮质激素对于骨骼细胞的具体作用
(图源:WeinsteinRS)
骨质疏松和骨头坏死最为人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