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诱发病因 > 喝酒,你还想要你的肝吗
喝酒,你还想要你的肝吗
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该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一、酒精性肝病的发病原因目前,酒精是导致肝脏损害的第二大原因,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较20世纪80年代前增加了30倍。据专家估计,我国现有酒民约1.6亿,其中万人长期饮酒;一般人群的饮酒率达59.5%,其中男性为84.6%,女性为29.4%,人均年饮纯酒精量计为3.6升,且逐年上升。
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出现脂肪肝的超过90%,10%~35%会有酒精性肝炎,8%~12%会出现酒精性肝硬化,1%会发展成肝癌。
我国饮酒人群平均单次饮酒量为2.7两(以38度酒为标准),折算为纯酒精41.04克,平均每天饮酒的频次为0.6次,频次也较高,超出了国际安全饮用标准,也超出了中国现行的安全饮用标准。
除了酒精性肝病外,酒精还可导致机体多种脏器的损害,即便是少量长期饮酒也会增加60多种疾病的发病率,饮酒还可诱发致死性的心脏事件。年,全国酒精性肝病调查协作组按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标准,将确诊为酒精性肝病的例患者纳入研究,结果显示,酒精性肝病患者占同期住院肝病患者的病例构成比逐渐增多,
酒精性肝病以40~49岁者居多,
每日摄入乙醇量为80-克,
饮酒年限以20-29年者居多:
轻症酒精性肝病患者(11.2%),
酒精性脂肪肝例(22.6%),
酒精性肝炎例(22.8%)
酒精性肝硬化例(37.4%)。
19.7%的患者出现酒精相关性精神障碍表现,
11.9%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
10.8%出现酒精性肌病表现,
4.6%出现酒精性心肌损害,
3.1%出现胰腺损害,
0.3%出现酒精性性功能障碍表现。
二、酒精性肝病的发病过程人体摄入酒精后,约10%由呼吸道和肠道出,90%以上由胃肠吸收后经过门脉系统到达肝脏,进而在肝细胞内氧化分解。因乙醛转化为乙酸的速度很慢,易导致乙醛在人体内蓄积。蓄积的乙醛可使人体产生脸红、头疼、恶心等中毒现象,还会与体内蛋白质分子的活性残基或者小分子物质反应生成络合物,改变或干扰正常的生物过程,对细胞产生直接的毒性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肝细胞内乙醛脱氢酶相对较低,所以酒精对女性健康危害更大,发展成酒精性肝病的时间提前5~6年。
三、酒精性肝病的危害因素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酒量、饮酒年限、酒精饮料品种、饮酒方式、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酒精所致的肝损伤是有阈值效应的,即达到一定饮酒量或饮酒年限,就会大大增加肝损害风险。
酒精饮料品种较多,不同的酒精饮料对肝脏所造成的损害也有差异。
空腹饮酒更易造成肝损伤。
女性更能出现更重的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病死率的上升与营养不良的程度相关。
维生素A的缺乏或者维生素E水平的下降,也可能加重肝脏损害。
饱和性脂肪酸对酒精性肝病起到保护作用。
肥胖或体质量超重可增加酒精性肝病进展的风险。
肝炎病毒感染与酒精对肝损害起协同作用,在病毒性肝炎基础上饮酒,或者酒精性肝病基础上并发HBV或HCV感染,都可加速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四、酒精性肝病症状1.酒精肝症状表现:轻症会出现腹胀、乏力、肝区不适、厌食,还有黄疸、肝肿大和压痛、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因此是中性粒细胞增多)类似细菌性感染,少数有脾脏肿大等症状,血清胆红素<μmol/L;中重度除上述症状外,有持续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减退、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碍等,肝功能检查有AST和ALT中度升高、AST/ALT比值接近3等指标。
2.病人慢慢地会发现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判断力减退;当戒酒时,部分病人出现幻视、幻听、狂躁等精神异常;性欲减退,严重者甚至会造成不孕不育;有些人患糖尿病;食欲下降,急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胰腺炎和慢性胆囊炎也时常发生。还有些病人会合并动脉硬化、心肌炎、冠心病;更多的损害是在肝脏,约75%发生脂肪肝,40%发生酒精性肝炎,8%-29%发生肝硬化。
五、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乙醇量(g)换算公式为=饮酒量(ml)×乙醇含量(%)×0.8。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质量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蜘蛛痣、肝掌等症状表现。
3.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
4.排除嗜肝病毒现症感染以及药物、中毒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六、酒精性肝病的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原则是:戒酒和营养支持,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改善己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和对症治疗对酒精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1.戒酒: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最主要措施。戒酒过程中应注意戒断综合征。
2.营养支持: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良好的营养支持,应在戒酒的基础上提供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C、K及叶酸。
3.药物治疗:
(1)糖皮质类固醇可改善重症酒精性肝炎(有脑病者)患者的生存率。
(2)美他多辛可加速酒精从血清中清除,有助于改善酒精中毒症状和行为异常。
(3)S-腺苷蛋氨酸治疗可以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物化学指标。
(4)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常伴有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故应重视抗肝纤维化治疗。
(5)积极处理酒精性肝硬化的并发症(如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和肝细胞肝癌等)。
(6)严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考虑肝移植,但要求患者肝移植前戒酒3-6个月。并且无其他脏器的严重酒精性损害。
七、我国饮酒人群存在问题权威部门统计报告显示:受调查的饮酒人群开始饮酒年龄主要集中在18至25岁之间,占总体的62.3%。专家分析认为,这一时期是个体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初始阶段,也是个体建立、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阶段,因而饮酒行为也多发生在这个阶段。
该报告同时表明,越是年轻,文明饮酒观念越差。36至45岁年龄段往往存有非常明显的不良饮酒行为,严重影响甚至恶化自己的身体健康。到46至55岁这个年龄阶段,才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开始注重保健,反映在健康饮酒状况上,表现为健康饮酒状况逐步提高。
调查还表明,我国饮酒人群对自身过量饮酒现象和行为的认知不充分,对自己的饮酒控制状况并不理性,对于饮酒过量引起的身体反应感知不明显,因饮酒导致不适的情况相对普遍。调查的饮酒人群所表示的未来饮酒情况中,“适当控制、减少饮酒量”和“打算戒酒”的人仅为38.2%。
推荐饮酒量正常情况下,男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不超过20至40克,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约折合
42度白酒为50至ml,
35度保健酒为70至ml,
葡萄酒为至ml,
啤酒为至0ml。
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酒精的影响,应比男性少饮酒。
中国现行的标准是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
作者:内三科时亮
编辑出品:客服部
往期精彩:
1.八种最刮油的食物常吃可降低胆固醇
2.用这4种水洗脸皮肤白里透红
3.这样吃饭体重才能降!
4.冷了,我要戴围巾!
治白癜风方法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