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胰腺炎 > 主要症状 > 吃点东西就肚子胀,胀得难受该咋办
吃点东西就肚子胀,胀得难受该咋办
有时候,坐下来好好吃饭就是一件幸福的事。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吃饭却是一种负担。别人是吃饱了还能再吃几口,而他是吃几口就饱了,总觉得肚子有胀气,吃饭也就成了件痛苦的事。
「吃完感觉很胀」「没吃也一样很胀」,腹胀作为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一直困扰着患者,不仅影响其正常饮食,也影响着其正常的社交和生活。
何为腹胀?腹胀都由哪些原因引起?该如何缓解和预防?健客君特邀权威专家,为大家详细科普腹胀的产生、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受访专家:
医院消化内科专家董勇
01
什么是腹胀?
一般来说,正常人胃肠内存在一定量的气体(ml~ml),多位于胃与结肠内,小肠腔内气体较少。当胃肠道内积聚过量的气体时,即称为腹部胀气。
02
我为何经常腹胀?
引起腹胀的病因有很多,在生理方面,作息习惯不规律、长期暴饮暴食、平时不爱运动或总是上班坐着缺乏运动的人群都容易出现腹胀状况。
在心理方面,长期忧虑、紧张、抑郁的人群也会受到影响。
疾病方面:1)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幽门梗阻等;
2)肠道疾病,如急、慢性肠道感染,急、慢性肠梗阻、假性肠梗阻等;
3)急性感染性疾病:如休克性肺炎、伤寒、重型肺结核病及败血症等;
4)心血管疾病:如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等。
5)肝胆胰腺疾病,如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等;
6)其他病因:如慢性肾功能不全、电解质及酸碱代谢紊乱、结缔组织疾病、糖尿病性胃轻瘫、血液系统疾病、中枢神经或脊髓病变、各种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与腹水等。
03
经常腹胀,我该怎么办?需不需要检查?
经常出现腹胀,饭也吃不好,还总是嗳气,精神状态不佳,那个滋味简直难受极了。甚至有时还会想这个症状到底严不严重,需不需要检查呢?
由上面可知,引起腹胀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来说,长期精神紧张、忧郁,经常坐着缺乏运动的人若平时多运动、转移注意力、做好心态方面的调整,腹胀现象可以缓解,不用太过于担心。
但是我们需警惕的是:胃肠疾病、慢性病、心脑血管等相关疾病也容易引起腹胀的症状。
因此,如果经常出现腹胀的情况,患者首先要看是否伴随其他症状,比如是否存在腹痛、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根据情况的不同,做的检查不一样。
一般来说,经常出现腹胀的患者可以做个大便常规、胃肠镜以及肝功能检查,如果确定为器质性疾病,应及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对症治疗。
04
平时生活中应如何缓解腹胀?
Ps:若由疾病引起的腹胀,应及时就医并对症治疗。
1)调整作息规律
一般患有功能性胃肠疾病的人出现腹胀症状,大部分都是因为长期熬夜、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引起的。
因此需及时调整作息、改掉不良习惯。如由吃撑、饱引起的,可以饭后散散步;平时吃饭避免暴饮暴食、狼吞虎咽、边走边吃,注意细嚼慢咽;不熬夜、保持7~8个小时睡眠时间等。
2)饮食调节
肚子内积聚过量气体,有可能是摄入了大量的糖类、淀粉类食物,食物发生酵解,产生大量气体;还有些不易消化,在胃肠里滞留的时间长也有可能产生较多气体引发腹胀。
因此平时可以少吃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番薯、玉米、栗子、芋头、糯米、韭菜、汽水等食物;不易消化的如炒豆、硬煎饼等硬性食物。
可以多吃金橘、山楂、萝卜、杨梅、冬瓜、番茄、苦瓜、青菜、茶叶等食物。
3)适当用药
可以适当服用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但建议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可擅自过量用药。
如促动力药物,可促进胃肠道蠕动,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等药物。
4)简单按摩
不想吃药或身边没药,也没时间运动怎么办?可以做腹部按摩手动辅助排气,温热手掌后,在右下腹进行顺时针方向的按摩,每次3次,1次20圈,有助于胀气的排出。
05
如何预防腹胀?平时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
腹胀根据程度的不同,多多少少都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不怎么愉快的体验。俗话说,早发现,早预防,平时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以下方面:
1)加强体质,多运动
不爱运动,消化吸收速度减缓,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长而易发酵产气。因此每天应坚持1小时室外运动,不仅有助于改善情绪,也有助于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功能。
2)调节心态
忧虑、紧张、抑郁的人容易出现腹胀现象是因为这些不良情绪会弱化消化功能,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因此平时应调节好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若自身无法调节,也应寻找身边人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3)适当补充纤维食物
当食用过多高脂肪食物难以消化时,适当补充些纤维食物,可以使受阻塞的消化系统得以快速疏通。
4)养成良好的习惯
吃饭时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或与人交流时大口吞入更多气体;正餐7分饱适宜,避免吃太撑以加重胃和消化系统的负担,可以饭前喝些水有助消化;不憋屁,该放就放,缓解肠胃,避免尴尬,可以去洗手间或无人的地方。
5)注意其他疾患
腹胀也许只是某些严重疾病的症状之一,若伴随剧烈疼痛、呕吐,腹部摸到包块等其他症状,医院就医。
延伸阅读:
肠胃不适总是“闹腾”,我要如何拯救“你”